技術文章
雙傳感器協同工作:應變片通過粘貼在螺栓光桿段(應力分布均勻區域),測量軸向應變并基于胡克定律計算軸力,靜態測量精度可達 ±1% FS,滿足長期穩定監測需求;壓電傳感器采用 PZT 壓電陶瓷材料,利用正壓電效應將扭轉產生的機械應力轉化為電信號,動態響應速度達微秒級,可精準捕捉瞬時扭矩變化。兩者數據通過多主體黑板協作模型實時融合,既覆蓋靜態穩態監測,又兼顧動態瞬態捕捉,實現全工況監測覆蓋。
硬件與信號處理:硬件安裝上,應變片采用凹槽預加工 + 環氧樹脂密封工藝,避免外部水汽、粉塵干擾,延長使用壽命;壓電傳感器集成于螺栓頭部,無需鉆孔破壞螺栓結構,適配現役設備改造。信號處理環節,先通過小波包變換分離扭矩特征頻段(10-100kHz)以去除噪聲,再用最小二乘法建立應變 - 軸力標定曲線完成靜態校準,最后通過 D-S 證據理論融合雙傳感器數據,有效降低單一傳感器誤報率(誤報率下降至 3% 以下)。
技術突破:借助 ABAQUS 有限元仿真分析螺栓應力集中區域,優化傳感器布局;壓電傳感器采用環形陣列設計,360° 覆蓋扭轉方向,靈敏度提升 20%;針對溫度干擾,選用自補償型應變片與 KNN 基無鉛壓電材料,在 30-120℃溫度范圍內,應變測量變化量控制在 10.6% 以內;實驗驗證中,通過全自動高強螺栓檢測儀施加 20-500kN 標準軸力,軸力測量誤差 ±1% FS,振動臺模擬 1-20Hz 松動過程,扭矩檢測誤差 ±3% FS。
應用價值:在某風電場塔筒螺栓組的試點應用中,系統可實時監測螺栓軸力衰減趨勢,預測誤差 < 5%,提前 72 小時預警松動風險;相比傳統單一傳感器方案,該系統減少 50% 傳感器配置數量,大幅降低風電、橋梁等領域的監測成本,相關技術指標已滿足 VDI2230 行業標準要求,為智能螺栓技術標準化、產業化提供支撐。
關注微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