技術文章
新標準瀝青軟化點測定儀是瀝青高溫性能檢測的核心設備,其精準運行直接決定軟化點數據可靠性,而準確的軟化點指標是評估瀝青耐高溫穩定性、指導施工溫度控制與混合料配比設計的關鍵。若設備原理執行偏差或部件異常,易導致檢測失真,引發路面高溫車轍、擁包等隱患。理解其原理并規范操作,是筑牢路面高溫穩定性的質量屏障。
該儀器核心原理基于 JTG E20-2011 規程,采用 “升溫速率可控 + 浮力觸發判定" 機制,模擬瀝青高溫軟化過程,通過標準化升溫與精準識別,確定瀝青從固態向黏流態轉變的臨界溫度,工作流程圍繞 “升溫 — 軟化 — 觸發" 三階段展開。
檢測前需完成樣品制備與裝置搭建:將瀝青融化注入標準銅環模具(內徑 15.9mm,外徑 17.5mm,高度 6.4mm),冷卻后刮平試樣;將銅環置于支架中層,試樣表面放標準鋼球(3.5±0.05g,直徑 9.5mm),下方放承接皿,注入蒸餾水(軟化點≤80℃)或甘油(>80℃),液面沒過銅環上沿 5mm。
裝置就緒后,升溫系統按 “5±0.5℃/min" 標準速率運行:電加熱管配合溫控模塊與傳感器,通過 PID 閉環控制調節功率,確保介質溫度從 5℃平穩上升,避免局部過熱。隨溫度升高,瀝青逐漸軟化,黏滯度降低,當無法支撐鋼球時,鋼球下沉觸及承接皿,設備光電傳感器或機械觸點立即觸發,記錄此時溫度即為軟化點,全程無需人工干預,避免主觀誤差。數據處理階段,設備自動記錄溫度,完成 2 次平行試驗(允許誤差≤1℃),符合要求則計算平均值,否則提示重測;部分儀器支持數據存儲與上傳。
在我們的操作過程中,為了更好的保障原理落地,需要把控三點原則,即定期校準溫度傳感器,確保升溫精度;檢查鋼球、銅環規格,避免部件磨損;按軟化點選擇清潔介質。
新標準瀝青軟化點測定儀的原理通過標準化流程捕捉瀝青高溫特性,各環節圍繞“數據精準",規范操作與維護為其提供支撐,持續發揮著“瀝青高溫性能標尺" 作用,為公路工程質量提供保障。
關注微信